表揚還是批評,有時不由成績決定,因為不同的參照體系支持不同的結論。韓系車就是如此。
五年前,韓國最大的汽車廠商現(xiàn)代起亞進入中國,并迅速竄紅。2004年北京現(xiàn)代以14.4萬輛的轎車銷量躍升國內(nèi)五強;2005、2006年,北京現(xiàn)代均以突破20萬輛的銷量進入四強。
2007年伊始,韓系車拐點出現(xiàn),現(xiàn)代起亞在華的合資企業(yè),無論是北京現(xiàn)代還是東風悅達起亞都顯現(xiàn)出下滑態(tài)勢。2月份,北京現(xiàn)代的上升勢頭開始轉向,3月份,其轎車月銷量陡然從第五跌到第十。5月份,局促中的北京現(xiàn)代宣布降價。
隨之而來的便是敏感的新聞界頻頻聚焦北京現(xiàn)代。與當年相比,不過是從大談成功“秘訣”,轉換為馬失前蹄的“揭密”。
實際上,起步甚至晚于中國的韓系車,能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,已屬難能可貴。
韓系車的優(yōu)勢在性價比,而這主要為中級及以下級別車型的受眾所關注,當該類車系的競爭達到飽和狀態(tài),要想保持住以往過大的市場占有率已不太可能。以往我們苛求大眾車癥結也在于此。同時,隨著競爭激化,級別高于該類車系、品牌優(yōu)勢更明顯的部分德、日、美系車,價格體系整體下移,對韓系車的打壓首當其沖;更有羽毛漸豐的中系車強行頂撞,韓系車的市場占有率再度下滑已經(jīng)不可避免。
但即使如此,韓系車仍基本保住了自己的地位。上半年,韓系轎車的市場份額,占國內(nèi)轎車市場份額的7%以上,與去年全年約10%的份額比雖有明顯下滑,但同期豐田、通用合資轎車的市場份額也只有8.5%和8%,而去年整個韓系車在全球不過是占有約6%的市場份額。
上一篇:自主品牌如何構筑核心競爭力
下一篇:比亞迪F6將“高開低走”